- 勘云号
- 油气装备与机械加工
分享至
编者按: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针对电力、煤炭、油气等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这为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指明了路径。
本报推出专题,邀请相关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对《意见》中的油气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解读。敬请关注。
以业务平台化推动智能油气田建设
□梁绍华
《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2030年发展目标。对于油气上游业务,就是整体上要建成智能油气田,全面实现业务平台化,实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变革。
具体来说,就是以业务流程为核心,融合大数据、认知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勘探开发智能云平台。以业务一体化、云化实现全面自动化、智能化为前提,智能化应用将逐渐替代日常重复性工作,信息共享、智能感知将成为科研协同的关键;加速业务间认识的快速流转,构造油藏的“数字化孪生”,为油气田生产、决策、工程实施交付可靠的模型、方案。同时,以油气田资产模型为载体,以自动运行工作流为驱动手段,实现油气田主营业务一体化协同;将专家系统的经验和智慧融入新兴技术手段,帮助油气田选择适用的解决方案;在生产管控、一体化决策、油气藏经营等领域,打造对勘探开发全过程的全面感知、集成协同、预警预测及分析优化四个方面的能力。
此外,围绕现场作业智能操控、生产运行智能管控、勘探开发智能协同研究和经营管理智能决策分析四个方向,要实现以井、站、厂等资产感知、互联、数据融合为基础,构建以地质认知模型为驱动的勘探开发一体化、以生产系统大模型为驱动的地上地下一体化、以经济评价模型为驱动的生产经营一体化智能工作流,推进组织模式向网络化、扁平化转变。
《意见》提出,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助力油气绿色低碳开发利用。油气和新能源数字化转型需要推动统一数据技术平台、全域数据生态、共享服务中台、智能物联网等多项基础工程,支撑转型场景的持续建设与迭代优化,并推动自主工业软件研发。
油气勘探方面,建立地震、井筒、测井、实验等数据云管理与应用,提升数据可视化功能,通过知识图谱、自动推送快速满足应用需求,提高非常规、新能源、新区勘探流程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油气开发生产方面,需加快油气藏-井筒-管网耦合孪生模型,提升全局跟踪诊断与动态调优能力,提升油藏数字化孪生能力,简化操作流程,提升开发方案优化调整能力。
工程技术方面,需要加快建设工程施工远程现场监督、远程技术支持、远程技术决策及智能预警的管理平台。
生产运行方面,加强生产管控流程、巡检任务监督的信息化应用支撑,需要建设有效的单井监测应用,提高智能配产配注、生产全周期的智能感知与诊断能力。
协同研究方面,提高前后方协同、地质与工程一体化协同、多专业协同研究能力,实现数据、流程的底层流动,增加成果共享和实时反馈机制。
油气运销方面,基于智能化、全局化视角敏捷应对市场变化,提高对应急调峰等问题的管控水平。
安全环保方面,需要高效采集、共享、分析HSE数据,实现对各类风险隐患的识别、评价、预警、预测,确保风险可控、受控,辅助生产决策,实现HSE全要素管理,匹配数智化油田整体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
新能源管理方面,需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产能和用能智能预测及基于储能的智能调控等智能服务。(作者系梦想云平台运营部部门经理)
减碳增绿 实现智能炼化
□李超
《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能源全产业链向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转变,支撑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能源“双控”目标。
炼化行业是碳排放大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物耗一直是企业努力的目标。如何快速摸清家底,准确分析和查找短板,有效决策和提出措施?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应用、加快全业务链的碳能智能化分析管控支撑体系建设,成为必选之一。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在现有企业级能源及碳排放管控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于云原生的“中国石油炼化能源双碳服务云平台”,实现炼化生产全业务链的碳能核查、交易、评估、研发、优化及减排等一站式智能化分析管控,加强碳资产管理,强化节能降耗减排,促进CCS/CCUS技术发展。同时,深入研究适用于炼化生产全过程的能源及碳资产管控的在线模拟技术、智能优化算法、大数据与深度学习、边缘计算与智能控制等软件、技术和方法,精准分析测算炼化生产过程的能耗及排放情况,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大幅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生产装置间各环节用能精细化、精准化、最优化管理,推动各类能源介质使用与碳排放系统优化和智能管控,最大限度提高企业能效,实现降碳减排。
《意见》提出,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融合,促进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炼化行业需积极培育和构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线的绿色新生态价值链体系。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重构业务流程,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智能化生态运营新模式,促进企业实现低碳转型和价值提升。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将数字化、智能化贯穿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经营管理、新产品开发、产品营销、技术支持与服务等全过程,全面增强企业动态感知、协同优化、预测预警、科学决策能力,积极培育和构建国家、社会、企业、客户等共同价值分享的绿色新生态价值链体系,实现企业卓越运营的目标。
《意见》要求,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炼厂升级建设,提高炼化能效水平。炼化行业工业软件的深化应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高水平的大型工业流程软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内自主可控的炼化行业大型工业软件存在结构性缺陷,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长期依赖国外的工艺设计、先进控制、流程模拟、物性数据库等,依存度超过90%。近年来,大型工业软件和数据库国产化的呼声愈发强烈,一些信息化专业队伍已经开启所属领域工业软件的国产化设计与研发。
炼化企业需要适时加大国产化工业软件开发力度,在现有分子表征及分子模拟等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从分子水平认识石油及其转化率的工作平台,并进一步开展国产化分子模拟优化软件、炼化生产过程及工艺智能优化技术研究;针对性指导高效催化剂和生产新工艺开发,实现对石油烃类分子的定向转化,从本质上实现原油高效转化生产化学品,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和提质增效。(作者系昆仑数智智慧炼化事业部技术总监)
企业实践》》》
管道数字孪生体增“智”管网建设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王悦 特约记者 周凤珊)5月10日,在管道局设计院自主研发的WisPipeline载体平台上,中缅油气管道保山站的三维模型清晰地呈现在大屏幕上。目前,管道局完成了中缅油气管道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高效融合,实现了管道实体数字化、一体化和可视化。
“WisPipeline是构建管道数字孪生体的工具。如同手机在鸿蒙系统上搭载支付宝等各种APP,WisPipeline载体平台像是管道的‘鸿蒙系统’,智能管道的更多应用场景,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 管道局设计院副总经理、项目负责人喻斌介绍。
WisPipeline载体平台在数字化交付和智能管道建设方面表现出不俗实力:中缅油气管道的数字化恢复及数据应用项目通过WisPipeline载体平台,实现1315公里管线中79.7万条竣工、施工、采办和运维的结构化数据以及2.9万条站场各专业数据的数字化恢复及交付工作;长庆油田管道输油生产运行智能化建设项目上线应用后,单个站场交接时间由原来的两个小时缩短为15分钟。
WisPipeline载体平台改变了当下管道运维方式:清管预测功能可以通过油品的指数、使用程度来预测结蜡厚度,提醒清管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清理费用;设备健康状况预测功能可以通过使用频率、使用计划,对是否维修、换件给出预判断,改变传统的维检修方式;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水文环境,对管线暴露风险作出预警,通过能耗分析控制管道加热的燃烧量,减少碳排放……
据喻斌介绍,WisPipeline载体平台第三代正在研发中。新版本将进行孪生体技术的深度挖掘,力争使虚拟空间和现实环境保持同一状态,最终实现管道数字孪生体同生共长,助推管网建设智慧化。
进一步激发老油田转型发展活力
吉林油田新能源有限公司经理彭军:对于处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老油田来说,要进一步激发转型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首先,突出抓好创新驱动和数字化智能化“两化”转型。深挖主力老油田控制递减率、提高采收率工作潜力,着力解决低品位资源规模效益建产系统性问题,重视绿色低碳技术迭代升级的“水滴石穿”效应,系统研究和集成适应低成本、低排放、低耗能的新能源与油气业务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的“转型技术组合”。深刻认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依托正在建设的物联网基础架构,以感知、互联、数据融合为基础,实现生产数据实时分析、生产运行智能调控、经营管理精准优化,推动“两化”转型,支撑公司向精益管理迈进。其次,突出抓好绿色低碳转型。准确把握能源行业“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终端能源电气化、多种能源综合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抓好传统油气业务的同时,积极践行绿色低碳战略,高质量建立绿色用能的新型架构,打造清洁生产基地。践行减碳、用碳、替碳、埋碳理念,优化顶层设计,融合CCUS+新能源自消纳+集约化建井+智能化管控等模式,解决老油田效益稳产的现实问题。(王珊珊 王雪峥 采访整理)
《意见》指出:“推动智能测井、智能化节点地震采集系统建设,推进智能钻完井、智能注采、智能化压裂系统部署及远程控制作业,扩大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应用。”
加快数字技术与测井产业深度融合
中油测井评价信息处处长陈斌:以中油测井为例,目前还存在系统平台建设统筹程度低、数据标准体系建设不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等短板。接下来,需要加快数字技术与测井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技术、管理、业务和商业等模式变革。一是将EISC打造成贯穿公司研发、制造、服务、应用“四位一体”的全业务、全要素、全流程的生产经营管理平台,助力精益管理效能最优化。二是通过做强测井大数据平台、统一数据接口标准、建好用好数据资源库,推动数据资源效用最大化。三是通过建设以多级协同为核心的综合办公管理系统,打造网络化、云端化、移动化的协同工作场景,赋能办公场景应用最简化。四是通过筑牢测井通信“一张网”、建设测井业务“一朵云”、形成测井数据“一个湖”,实现数字底座运行集约化。五是通过压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完善网络空间防御措施、加强风控安全体系建设,实现信息安全管控体系化。(王晓菲 采访整理)
《意见》指出:“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炼厂升级建设,提高炼化能效水平。”
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提效降本
长庆石化科技信息部主任陈洪: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大部署。近年来,随着炼化行业对高质量发展、高端化转型、绿色清洁生产的不断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炼厂成为热点话题并在部分企业崭露头角。
炼化企业在生产优化、能源消耗、设备智能监测等方面的全面数字化建设、智能化升级,既能保证生产质量,又能实现全流程的可视化和可追溯化管理,实现各种生产过程的最优化和低能耗,大幅提升炼厂的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直接表现为减少人力和实物量消耗,减少故障停机时间,降低维修及其他成本,在有些领域实现分秒级的隐患排查和故障处置,使生产计划和供应链更加精准,帮助传统炼化企业创新创效。
总体来说,数字化智能化炼厂是提高炼化企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手段。未来,数字化智能化炼厂将不断发展,成为炼化行业的重要趋势。(朱虹 采访整理)
《意见》指出:“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专业软件研发,推进数字盆地建设,推动油气勘探开发数据库、模型库和样本库建设。”
专业软件国产化发展亟待加速
塔里木油田油气数智技术中心副经理兼安全总监陈锐:长期以来,国内油气勘探开发专业软件几乎被国外公司垄断。这些公司经过十余年甚至几十年的行业理论研究、落地实践经验积累和全球用户持续使用迭代,逐步形成成熟的商业化软件和丰富的应用生态。
国内油气软件研发公司及科研机构,近十多年也陆续沉淀了一些很好的特色应用,在国内油气田企业已推广应用。但由于基础研究和技术生态不够完备,短时间内还难以撼动国外同类型软件的地位。
近几年,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油气勘探开发专业软件国产化发展态势迅猛,在勘探开发数据解释处理、分析预测、油气藏精细雕刻和仿真模拟方面正逐步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各油气田企业围绕数字盆地建设,依托国产化专业软件,需要在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研究环境建设、物探智能解释处理、油气藏智能评价、井筒站场管网一体化耦合仿真、超深层智能装备研制等方面加大研发和应用力度,建立油气物探、钻井、开发、储运销售核心领域的智能模型库和应用场景,充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油气勘探开发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苏华 采访整理)
本文转自北京勘云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Kanyun Technology)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能源科技信息,如内容有误、侵权请联系info@kanyune.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凡来源注明为勘云号的文章,版权均属勘云号,授权转载请署名来源。
跟帖 0
参与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勘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