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勘云号
- 油气装备与机械加工
分享至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新区软件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实力逐渐增强,优势产品不断涌现,聚集效应日益明显。为积极应对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行业发展新趋势,新区企业积极调整,谋求转型,软件产品及服务占比逐年上升,软件产业创新、应用和服务等各方面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实现“十三五”期间产业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统计的情况,2015年新区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56亿元,比“十一五”末期2010年的230亿元增长272.17%,年均增长30.06%。2015年纳入年报统计的软件企业499家,新增软件产品84件、累计达2918件,分别占全市的90.3%和93.5%。
企业综合竞争力迅速提升。坚持创新驱动和产业高端、高质化发展,成功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形成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成果,在部分细分行业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基础软件领域,麒麟操作系统、飞腾CPU和南大通用国产数据库基本构建起我区在国内自主可控领域的体系优势;云计算服务领域,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基于“天河一号”建设多领域云计算服务平台,成为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发展的强力支撑;互联网领域,五八同城总部、搜狐视频、腾讯、滴滴出行、神州租车等一线互联网企业落户,迅速提升了我区在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力;集成电路领域,设计业水平大幅提升,展讯通信实现国内首款28nm的多核智能手机核心芯片量产,唯捷创芯成长为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手机射频芯片供应商。
产业园区发展带动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滨海新区云计算产业基地(开发区)、高新区软件园、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迅速,形成各具优势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聚集区,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其中,滨海高新区成功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标志着我区软件产业发展总体水平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实施“光纤新区”和“无线新区”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截至2015年底,全区固定互联网接入用户达到75万户,其中光纤接入达到60万户,城区家庭有线宽带接入能力全部达到100Mbps以上,单位用户宽带网接入带宽接入能力超过500Mbps;中小学、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实现宽带网络全面接入。全区3G/4G移动用户超过150万,4G网络覆盖全区,热点地区实现深度覆盖;加快推进 “i-Tianjin”公共免费WiFi在新区的建设,基本实现公共热点区域WLAN全覆盖。
(二)面临形势
1.面临的机遇
“十三五”时期将是信息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加快融合,软件和信息技术呈现技术网络化、产品服务化、产业融合化发展特点,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基础技术加快成熟,人工智能、VR等新兴应用不断涌现,信息技术应用全面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技术、产业融合创新加速,商业模式变革方兴未艾,催生众多新的行业增长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将推动京津间产业要素流动,成为推动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将京津冀区域打造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大数据应用先行区、国家大数据创新改革综合试验区、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高地,其中,北京强化创新和引导,天津强化带动和支撑,河北强化承接和转化,新区作为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战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有望在京津冀产业协作和转移过程中,借助首都优质资源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
2.存在的问题
产业基础弱,产业生态不够完善。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平台型龙头企业较少,中小型企业创新活力不足,人才、金融、科技等产业关键核心要素依然较为匮乏。
产业载体不够完善,产城融合水平有待提高。现阶段产业园区主要面向企业研发、办公等需求提供基础环境支撑,文化、休闲等软环境能力建设不足,难以“引的来、留的住”创新型人才成为制约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
产业布局较为分散,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尚未形成,产业布局引导不足,各功能区各自为战,产业小而散现象较为突出,融合发展能力较为欠缺。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规律和全球科技变革的大趋势,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网络强国、互联网+、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进一步发挥、提升新区在区位、政策、产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坚持创新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着力完善面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人才、金融、生活配套等综合环境,建设、提升一批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对接首都创新资源,重点面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服务、人工智能等领域,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总部项目,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引导互联网+传统产业广泛融合,利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驱动全区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到2020年,将新区发展成为京津冀区域品牌突出、基础扎实、优势明显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基地,基本形成要素集聚、载体完善、产业生态健全的综合发展格局,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营业收入超100亿元重点产业园区达到5个,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家,培育形成物联网核心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工业软件、行业互联网服务、数字内容、跨境电商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5G移动通讯等创新业态有所突破,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落实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任务。
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为抓手,建设承接京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的高水平载体,落实京津冀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任务,发挥新区在承接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构建完善的大数据发展和产业支撑体系,将滨海新区打造成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典型示范。
(二)大力发展互联网总部经济。
继续将招商引资作为重要工作抓手,重点面向北京中关村,开放合作协同创新,通过产业链招商、投融资链招商和企业家关系链招商等,引进一批平台型互联网总部企业,围绕平台型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创新活跃、有机健康的产业生态。
(三)提升一批特色产业园区。
坚持园区式发展模式,集中资源夯实产业发展载体,以园区为单位加强品牌建设、招商推广和产业服务能力,迅速培育形成局部产业发展优势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和集群式发展。重点提升滨海新区云计算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园、滨海信息安全园等特色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水平,建设专业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园区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引导产业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四)完善一批重大科技、产业创新平台。
依托已引进的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中心、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研究院、北京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滨海新区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中科智能识别研究院等重大科技、产业创新平台,深化管理改革创新,吸收、利用各类外部资源,促进重大科研成果创新和产业化,迅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内生增长动力水平。
(五)丰富、创新产业支持政策工具。
积极探索人才、商事、金融、税收、财政等政策创新改革,建立适用、管用的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发挥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建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产业投资子基金,建立以服务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产业资本纽带,加强资本对产业的服务、带动作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综合配套政策改革试点。
(六)持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
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集约建设的原则,构建高速、泛在、宽带、有线与无线互补融合的高水平信息基础设施。优化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加快推进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扩容,积极推动以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全面推进城区住宅用户百兆光纤接入,扩大千兆接入范围;扩大4G网络的覆盖,争取5G网络商用试点,优化公共区域wifi覆盖,构建无所不在的宽带无线网络;建成覆盖滨海新区、有线无线结合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实现滨海新区高清互动电视全覆盖,积极开展跨屏数字家庭、智能家居等新兴业务发展,提升广电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四、重点发展方向
(一)物联网核心技术和行业解决方案。重点发展无线传输、异构网络融合、传感器、协同信息处理等物联网核心技术,并立足新区实际,优先实施交通、物流、智能制造等物联网行业应用示范项目,培育形成面向行业的物联网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服务运营商和信息安全厂商,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制定行业和国家标准,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二)集成电路设计。贯彻落实国家集成电路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将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作为推动我区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企业引进和人才培育两条主线,加强与产业资本的合作以及海外人才的引进,扩大移动通信IC的优势,提升国产CPU等高端IC的研发和应用水平,拓展量大面广的物联网IC业务。
(三)网络空间安全关键技术和产业化。进一步巩固新区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方面的优势,通过实施自主可控应用示范项目、组织区内企事业单位联合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促进安全可控软硬件产业适配和应用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持续支持网络空间安全主动防御体系重大科技成果创新和产业化,引领国内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发展。
(四)工业软件。充分发挥新区工业基础优势,建立需求驱动的工业软件发展模式。通过实施两化深度融合示范项目,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在汽车、装备制造、电力等行业内领先的信息服务企业;鼓励传统企业积极应用设计、工艺、管理等各类控制软件优化制造流程,并积极发展嵌入式软件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
(五)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工业云”建设和应用推广经验,引导行业龙头企业与信息服务供应商加强合作,建设推广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全行业信息技术和综合服务平台,面向装备制造、工程仿真、数字内容等重点行业,提供设计、仿真测试、数据分析、协同制造等专业化服务,打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智能制造服务产业链。
(六)数字内容。面向动漫、影视、新媒体制作传播等文创领域,提升国家动漫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公共服务能力,降低中小型企业创业、运营成本,吸引、孵化创新型创作和运营团队,并引导企业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行业发展。
(七)电子商务。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探索建立投资贸易便利化的政策环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业态,建立跨境贸易相关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整体解决方案,并充分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实现应用、服务、数据自循环发展的电商体系,促进形成全国领先的跨境电商企业总部聚集区。
(八)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业态。抓住VR、AR、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契机,通过鼓励创新创业、招商引资等,加强与国内外创新机构、行业领先企业的交流合作,尽快构建起软硬结合、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并鼓励区内软件、工控等领域企业积极应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产品升级,形成先发优势,培育形成优势产业链条。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完善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协调机制,区工信委牵头,加强新区-功能区两级产业管理部门和跨部门协调力度,加强产业规划、统计分析、重点项目库共建共享等基础工作,引导有条件的功能区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鼓励政策。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公共服务平台等专业性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京津冀三地产业合作交流,探索建立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联盟,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各类行业活动,活跃产业氛围激励协同创新。
(二)加大财政支持。
设立滨海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跨越发展促进专项资金,每年2000万元,用于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园区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和培育、重点项目建设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另行制定并定期组织成效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重点支持环节。
(三)强化项目支撑。
组织企业组成基于产业链的创新联盟,针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前沿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并积极承接国家重大项目,形成以项目实施为载体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快速提升新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完善人才保障机制。
统筹各高校相关专业人才,打造校企交流平台,并鼓励中介组织发展,打通人才供给渠道,实现校园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互动的可持续协同发展模式。对引进行业紧缺型、复合型、领军型人才,在职称评定、科技奖励、落户政策等方面给予优先给予重点支持。
本文转自北京勘云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Kanyun Technology)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能源科技信息,如内容有误、侵权请联系info@kanyune.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凡来源注明为勘云号的文章,版权均属勘云号,授权转载请署名来源。
跟帖 0
参与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勘云立场。